近日,首屆中國鄉村振興品牌大會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舉行。本屆大會以“加快品牌化升級 助力高質量發展”為主題,是首屆聚焦品牌振興的全國性鄉村振興會議。大會由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、新華社浙江分社主辦,《中國名牌》雜志社聯合主辦,常山縣人民政府、《中國名牌》鄉村振興研究中心、上海黃浦江南品牌文化促進中心承辦。
原農業部黨組成員朱保成出席本次大會并致辭。以下為致辭實錄:
女士們、先生們、朋友們:
在這春意盎然、春潮涌動的美好時節,我們共聚一堂,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就如何發揮品牌在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的引領作用,在提振消費、市場轉暖中的促進作用,出謀劃策、交流互鑒,很及時、很有意義。在此,我謹代表中國品牌建設絲綢桑蠶品牌集群(以下簡稱集群)對大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!
農業品牌化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,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,是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。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品牌建設,21世紀以來,有17個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品牌發展作出戰略決策部署,為促進我國農業品牌建設起到了政策指引和引導推動的重要作用。
從行業實踐來看,近年來,我國農業品牌建設加快推進,政策體系逐步完善,品牌基礎日益夯實,營銷推介創新有力,政府、行業協會、科研院所、媒體、企業共同發力,區域公用品牌、企業品牌、產品品牌協同發展。大部分省份均對農業品牌建設進行了布局設計,逐漸從側重生產環節向全鏈條謀劃轉變,生態、綠色、有機成為品牌打造的“關鍵詞”,做優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成為品牌打造的著力點,品牌發展從注重數量向數量與質量并重方向轉變??梢哉f,農業品牌成為近年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。
同時,我們也要看到,我國是農業大國,但還不是農業品牌強國。農業品牌基礎還不牢固,標準體系不健全,品質不夠穩定,品牌保護比較薄弱,農業品牌散而不強、雜而不亮問題依然突出,促進品牌化發展的新思維、新辦法和新手段不足,已經成為制約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。
品牌亮、農業強、鄉村興。品牌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引導生產要素科學合理配置,推動產品生產、市場營銷、組織管理更加高效優化,促進生產端提質、流通端提效、消費端增值。推進農業品牌建設,是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、推動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。下面我提以下五條建議與大家交流。
一是進一步夯實品牌建設基礎。要立足資源優勢,突出產業特點,與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,進一步打造提升區域公用品牌,把不同區域農產品差異性體現出來,培育和擴大消費市場,實現優質優價。要把安全、優質、綠色作為農業品牌的“身份證”,將產品安全、資源節約、環境友好貫穿始終,將綠水青山、綠色產品融入品牌價值。要與原料基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,大力扶持企業品牌,打造一批能夠參與國際競爭、占領國際市場的骨干力量。
二是進一步完善品牌培育機制。機制創新是實現品牌創新發展的重要前提。要構建品牌創建機制,完善品牌目錄制度,抓好頂層設計,搭好建設平臺,做好政策激勵和公共服務,為品牌打造提供良好環境。完善品牌運營機制,統籌協調各方人才、技術、渠道等優勢資源,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帶動作用,為品牌運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強化品牌保護機制,完善品牌誠信體系,構建社會監督體系,堅決杜絕套牌和濫用品牌行為,使品牌貨真價實。
三是進一步擴大品牌農產品消費。要善于分析市場環境、消費需求,緊跟消費趨勢,遵循消費者購買習慣、個性追求和文化審美,用好新的營銷手段,加快開拓新渠道,開發新產品新賣點,發展消費新業態,讓品牌成為激發和引領消費的強大動力。要跳出本地看本地,打造為廣大消費者認可、能形成競爭優勢的特色。要延長農產品產業鏈,發展農產品加工、保鮮倉儲、運輸銷售等,興業態、樹品牌,滿足消費升級需求。
四是進一步提升品牌營銷能力。營銷是提升品牌傳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。媒體要肩負起責任,借助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移動互聯等新技術手段,通過各種平臺載體,講好農業品牌故事,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,為農業品牌鼓與呼。要以品牌為紐帶,把企業、新型經營主體、行業協會和眾多中小農戶“綁在一根繩上”,共同維護好品牌的聲譽,共享品牌的溢價收益。
五是進一步挖掘傳統品牌資源。農業品牌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蘊藏著工匠精神、誠信意識和價值取向,是中華傳統農耕文化的傳承載體。我們要推動農業品牌與文化融合,深度挖掘傳統農耕文化精髓,推進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、歷史文化、紅色文化、飲食文化、節慶文化等元素融入農業品牌,提升品牌文化內涵。這其中,我國桑蠶品牌極具代表性,也是集群的主攻方向。
我國是桑樹原產地和絲綢發祥地,也是全球最大的蠶桑絲綢生產、出口國,桑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,桑蠶產品是中華民族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。桑蠶產業鏈條長、覆蓋領域廣、就業承載多,是兼顧生態、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優勢特色產業。據不完全統計,桑蠶產業在四成國家級脫貧縣都有發展,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特色產業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桑蠶資源不斷被創新利用,其特有的經濟價值、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進一步挖掘、拓展。近幾年,集群凝聚行業產業力量,引領桑蠶產業從傳統的種桑養蠶,向種桑養人、養地、養畜禽等多種模式拓展,有效提高了桑蠶綜合效益,形成“立桑為業、多元發展”新發展格局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其中,在桑葉、桑果、桑枝開發方面,已經培育一批食品、茶、飲料、酒、食用菌、飼料等領域的重點企業;通過推介桑樹治理鹽堿地創新成果,拓展飼用、食用、藥用、生態治理應用,推動在新疆、內蒙古等西部地域實施植桑造地,建設桑蠶產業基地,應用規模不斷增加;成功舉辦了三屆桑蠶經濟論壇,積極拓展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,弘揚桑蠶絲綢文化,產業影響不斷擴大。當前,匯聚了現代科技成果、融合了現代發展理念的古老蠶桑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,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興產業!下一步,我們還將推進蠶絲蛋白的開發利用,助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!
女士們、先生們、朋友們,乘風破浪潮頭立,揚帆起航正當時!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徐徐打開,高質量發展的任務繁重而艱巨,中國品牌建設絲綢桑蠶品牌集群愿與各位攜手并肩,以中國鄉村振興品牌大會為契機,以只爭朝夕的精神、搏擊奮發的狀態,擼起袖子加油干,凝心聚力謀發展,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共同努力!
謝謝大家!
據了解,該標準是全國首個知名商標品牌的團體標準。2023-03-22 17:20:23
為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廣告絕對化用語監管執法提供指引。2023-03-22 17:19:35
互聯網彈出廣告要能一鍵關閉。2023-02-28 19:46:12